“三支箭”开弓已满月,房地产何时迎来复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敏、三支箭实习生胡暄悦 北京报道
经历了一年多流动性危机的开弓房地产,终于在2022年末迎来真正的已满月房迎复“活水”。
2022年11月,地产监管部门先后向房地产业射出“三支箭”,三支箭即分别在银行信贷、开弓债券融资、已满月房迎复股权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地产此后,三支箭随着银行对部分大型企业重启授信,开弓以及部分民企申请债券发行,已满月房迎复房地产企业的地产融资正式“破冰”。
这些动作的三支箭落地,被认为是开弓楼市政策在“保交楼、稳民生”的已满月房迎复基础上,开始致力于“保市场主体”。
2022年,各级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稳楼市政策,试图从供需两端入手,为行业注入流动性。其中,前期政策主要在需求端发力,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购房门槛,并保证民生需求。到年末,苦苦支撑了多时的房企也开始享受到来自金融机构的“活水”。
如今,“三支箭”开弓已满月,但对房企流动性的注入,显然并未“雨露均沾”,一些基本面不佳的房企,仍未获得相关的支持。这不仅影响房地产业的复苏进程,也将使行业出现新一轮的分化。
从保项目到保主体
在“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下,2022年以来,各级监管部门出台的稳楼市政策,都包含了降低购房门槛、支持合理需求的内容。其中,不少城市通过放松“四限”(限购、限价、限贷、限售)、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购房者以支持。
与此同时,在2022年三度降息后,购房者面临的信贷门槛也已降至低位。根据贝壳研究院的统计,2022年12月,百城首套主流利率平均为4.09%,二套平均为4.91%,同比分别回落155BP和100BP,创历史新低。
但由于各种原因,销售端并未真正改善。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长期保持两成以上的同比跌幅。
2022年中,随着部分开发商遭遇流动性紧张,进而影响到项目施工和交付。业主迫于无奈,选择停止偿还贷款。从而引发“停工停贷”风波,并成为民生问题。
在2022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监管部门提出“保交楼、稳民生”,在房地产领域守住安全底线。各地也纷纷设立地方专项纾困基金,对优质项目进行资金支持。
但此时,作为市场主体的房企,仍然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停滞多时的股权、债券融资渠道也不够畅通。因此,有业内人士将这轮纾困称为“救项目、不救企业”。
到2022年末,情况终于有所改变。11月中旬,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有16个方面的内容,对房地产相关领域进行金融支持。该文件也被称为“金融16条”。
作为“金融16条”的落实,国有六大行率先向优质房企提供了万亿级的授信额度,后陆续又有其他商业银行向房企提供授信。这也是射向房地产融资的“第一支箭”。
此后,股权融资也开始畅通。去年以来时断时续的债券融资,也实质性“开闸”。由此,房地产融资的“三支箭”已全部射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指出,以11月为分水岭,监管对于房企融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纾困方向从此前“救项目”转换至“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房企的融资环境得到优化。
宽松与分化
到目前为止,“三支箭”射出已经超过一个月,并释放了大量资金。
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显示,自从“金融16条”发布实施以来,已有60余家银行机构落实政策精神,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债券融资方面,11月以来,民企积极申请储架式注册发行,债券意向发行规模超千亿。 同时,股权融资信号发出后,已有30余家房企宣布配股或定向增发计划。在已确定额度的融资计划中,总规模超过300亿元。
该机构指出,“在行业供给端利好尽出的背景下,房企筹资端流动性紧张问题将得以明显改善。”
但并不是所有房企都能够获益。浙江某小型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公司并未上市,且无上市计划,目前很难进行股权融资,而债券融资、银行信贷的渠道也并未放开。因此,目前只能借助民间融资等其他渠道来补充现金流,同时寄望于市场回暖。
到目前为止,一些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大中型房企,甚至头部房企,也未能借助这些渠道来补充资本金。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是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够受益于当下的政策宽松。出于风险把控的考虑,金融机构和投资人都不会向杠杆过高、扩张过快、债务问题严重的房企放贷,哪怕是大型房企。监管机构也会慎重对待这些企业的融资审批。
事实上,在监管部门的政策中,已经对此有所强调。2022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此后,银保监会、证监会、央行等部门也表示,“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虽然监管部门并未对“优质头部房企”、“优质房企”作出明确界定,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表态仍然意味着,这类政策对市场主体是有所筛选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指出,稳信用背景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或将实质性改善。央国企及优质民企将显著受益,出险房企仍需去杠杆、降负债,回归到安全的水平是第一要务。
但总体来看,房地产业流动性的彻底改善,还将有赖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楼市交易的回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及稳楼市政策效果的逐渐释放,房地产市场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度正式企稳,楼市的流动性也将在此时彻底改善。
(作者:张敏,胡暄悦 编辑:张伟贤)
- ·多家银行官宣:放弃赎回!什么情况?
- ·北京: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力度
- ·财政部:预计约870万辆乘用车可享购置税优惠,重点鼓励大众消费
- ·日本:2021年无现金支付占比首超3成,目标于2025年将占比提至4成
- ·神舟十五号计划近日择机发射
- ·沙特曾断然拒绝美国 现在准备提高本国石油产量
- ·未与方大钢铁谈妥,安钢集团混改终止
- ·学习类App成网络聊天室?在线教育必须立规明矩
- ·上海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5.3%,新能源产品出口迅猛
- ·留英海归黄伟强:在鹭岛建个“海归之家”
- ·国泰君安期货:此次铝锭仓库暴雷事件目前仍在发酵中
- ·2022的新一线城市为什么是它们?
- ·遭遇高瓴清仓式减持 良品铺子却走出“准地天板” 啥情况?
- ·潘功胜:中国外汇市场总体保持稳定,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
- ·拼多多为上海派发超30亿元消费券,至6月18日皆可领取
- ·卡塔尔传奇太后,默默掌控全局
- ·三年亏百亿交付不到8万辆 威马汽车也想上市了
- ·广告支出持续放缓 Piper Sandler下调Snap和Pinterest评级及目标价
- ·物企多元化“阳谋”:多元业务占比提升 竞逐城市服务赛道
- ·世界杯场内开踢 鹿晗、武大靖等百位大咖场外抢座解说台
-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震区见闻:宝兴县安置点内外的“争分夺秒”
- ·保险黑产乱象:借新人身份挂单骗佣!睡觉、玩手机,半个月赚2000元?
- ·北京:对符合条件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最多1万元/台
- ·布局“合成生物”“6G技术” 上海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力争2030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
- ·超能力承揽检测任务?核酸大筛中每家实验室都将派驻质量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