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绩基准持续下调:有的调降50BP,理财子如何看待后市?

探索 2025-07-05 15:15:22 2428

“最近又有不少客户来咨询产品收益率下调的银行业绩事,大家都比较关注,理财理财主要是基准市场不太好。”日前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持续在资本市场加剧震荡之下,下调近来包括招银理财、调降待后交银理财、银行业绩光大理财在内的理财理财多家理财子公司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调,有的基准已是年内第三次进行下调,有的持续调整幅度更是达50BP。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下调多位业内人士提及,近期随着美联储和欧洲各央行加息,调降待后加之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银行业绩市场防御情绪升温,理财理财资本市场再次出现震荡,基准进而影响理财业绩表现。“业绩的调整主要就是根据市场而来。”前述股份行理财经理称。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也再度上升。据统计,理财破净率已由7月底的3.66%上升至9月末的6.66%。对于银行理财机构而言,有分析称,短期实现稳定的3.5%以上的理财收益率难度已然较大,理财公司应进一步加强投研能力,及时做好资产配置的调整,减少损失;投资者也需打破对银行理财“绝对收益”的刻板印象。

多只产品业绩基准连续下调

理财子公司下调产品业绩基准的情况正在持续。近日,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对旗下产品新一轮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下调。

比如,公告称,招银理财发行的招银理财招睿月添利(平衡)2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业绩比较基准拟进行调整,调整开始日期为10月8日起,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35%-3.55%,上限和下限均较前期下调了10BP。

此次调整是该产品年内的第三次下调,第一次是在今年7月份,业绩比较基准由前期的2.75%-3.75%调整为2.55%-3.75%;第二次是在今年8月份,业绩比较基准进一步调整为2.45%-3.65%。而本次调整后,该产品的基准上限已较年初下降了20BP,基准下限则较年初下降了40BP。

除了招银理财的产品外,交银行理财近日也发布公告称,其发行的交银理财稳享固收精选1个月定开4号理财产品在2022年10月10日(含)-2022年11月2日(含)的投资周期中,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30%-3.30%。调整后,该产品的基准下限较前一期大幅下降50BP,基准上限较前一期下降20BP。

在理财市场上,和招银理财、交银理财一样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并不少见。此前就有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或理财子公司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行内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会及时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前述股份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缩表影响,全球权益市场负向共振,叠加国内疫情频繁扰动等,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同时,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资金利率持续下行,带动债券收益率降低,进而导致银行理财收益率欠佳,理财业绩不达标的情况较为普遍。

随着资本市场震荡加剧,这一情况在近来更为明显,特别是固收及固收+的产品。据统计,9月下旬以来,随着债市调整及股市低迷,定开纯固收及固收+理财半月年化收益率均大幅回落,分别为0.57%和0.17%,均不到1%。而在7月初至8月中旬,定开纯固收/固收+理财半月年化收益率曾有过明显抬升。

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第一财经称,由于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普遍采用市值法估值,9月下半月债市明显调整,叠加权益市场暴动,使得理财收益率大幅下降,部分产品期间为负收益。“由于底层资产收益率的大幅下行,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不可避免。”

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以及未来市场走势,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银行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是对未来收益的重估,同时这一调整也被业内视为理财机构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选择。

研究部首席资管与利率债利率分析师章立聪曾对记者表示,今年是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元年,但部分投资者对此接受度较差,仍保留此前的刚兑思维,对业绩基准和实际到手收益率的概念认知存在误差,因此当实际收益率大幅偏离业绩基准时可能会引发大量客诉事件,此时调低新发行产品的业绩基准,修正投资者预期,有利于降低投研压力,方便后续运作。

廖志明也表示,展望未来,实现稳定的3.5%以上的理财收益率难度已然较大,投资者将不得不接受理财收益率波动加大且收益率越来越低的现实。

对于投资者而言,有理财经理对记者称,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建议关注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率两大指标。波动率越高,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越剧烈,产品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不过高波动率也为高回报创造了机会;最大回撤率方面,一般来说是越小越好,因为它和产品风险成正比。最大回撤和波动率越大,对投资者的心理考验就越大。

理财产品破净率也有上升

除了理财机构主动下调产品业绩基准外,近来理财产品的破净率也有回升。据中信建投对样本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的统计,截至9月末,理财产品破净率由7月底的3.66%上升至6.66%。

其中,工银理财破净率最高,为13.97%;农银理财破净率最低,为0.98%;其他样本理财子的破净率分别是:招银理财12.13%、交银理财5.68%、中银理财5.59%、光大理财4.49%、建信理财4.26%、信银理财2.5%。

另从产品类型上看,在当前跌破净值的产品中,混合类产品占比最高,为58.73%;其次是固收类产品,占比33.33%,权益类产品占比6.35%;商品和金融衍生类产品占比1.59%。

但不管是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调降,还是收益率破净均属正常现象。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表示,当前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高,我国的利率中枢持续下移。在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市场现象,未来随着底层资产收益率的回升,净值也将逐步回升到1以上。

展望国内资本市场的表现,多家理财子公司表示当前市场悲观情绪已到达极限位置,震荡调整后可能低位回升。苏银理财表示,目前市场情绪较为低迷,节前A股持续走弱,但当下市场悲观情绪已经到达极限位置,预计4季度股市或进入震荡上行阶段,投资者可以适度均衡配置。

招银理财也认为,不管从指数估值(PE),市场情绪(成交量),还是股债风险溢价上看,A股市场投资情绪已极度悲观。从理性的思维,未来预期回报测算和赔率的空间看,现在已经处于一个较好的配置窗口期。

“A股的长期配置的性价比已经处于高位。”招银理财表示,未来地缘冲突、海外加息风险,疫情和房地产增速放缓等问题对市场的边际影响有望减弱,在中央再度关注经济表现之际,新一轮刺激政策有望超市场预期,国内经济表现有望逐步企稳并超出市场预期。

平安理财称,当前,低风险的投资和产品收益率不断下行,同时权益市场在经历了过去一年低迷的表现后历史估值已经非常便宜,未来一年来看要更差的概率已经很小,未来有很大机会带来收益增强的效果。

中邮理财投研团队提及,综合海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来看,股市方面,震荡调整后可能低位回升,但年内指数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市场调整后可择机增配。风格上,价值和成长均衡,保持稳增长板块配置,消费成长板块调整后择机增配。推荐建筑电解铝、动力煤以及地产建材、光伏和新能源部分方向、啤酒、美护、免税等行业。

本文地址:http://flash.crossfithbz.com/news/785e959911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略盈变巨亏,华谊兄弟王忠军、王忠磊、王笑宇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自称“50万内最好SUV”的小鹏G9,能否搅动高档市场?

2013年至2021年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6.9% 交通通信战略支撑能力稳步增强

南美硬币用上中国产不锈钢:太钢首批产品装船运往南美

农行、交行、中行与房企签署合作协议 金融稳地产持续发力

新能源车与电池爆发式增长 产业双碳转型势在必行

人民币汇率“破7”,如何看待?

婴儿水为何强调“商业无菌”和“低钠”?目前国内已有团体标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