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到2025年,加速局贵贵州规划实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5000亿元,源电亿产2030年的池布目标则为1万亿元。
11月21日,州规值贵州省工信厅发布的划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中披露了上述目标。
规划称,实现贵州将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加速局贵重点发展锂电池,源电亿产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池布前沿储备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州规值
贵州计划在2025年形成动力电池产能120 GWh,划年正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万吨,实现负极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万吨,加速局贵隔膜15亿平,源电亿产电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万吨,池布电池回收规模40万吨以及配套的其他辅材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贵州规划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并使其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万亿级。
根据规划,贵阳市、铜仁市和黔南州将承担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任。2025年,三地将分别实现1800、1000、1000亿元产值,并在2030年实现翻番。
2021年,贵州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1.7亿元,较2020年增长23.8%。今年1-5月完成工业产值16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3%。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贵阳市已招徕(300750.SZ)、(002594.SZ)两大龙头企业,规划电池产能规模超过100 GWh。
正极材料方面,贵州当前的三元材料体系包括(688005.SH)、(688707.SH)等公司;磷酸铁锂材料体系则有安达科技(830809.SZ)、贵州裕能等企业。
贵州拥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上游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锂、磷、锰等八种矿产。但规划中提及,相较于同样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的四川和江西等省份,贵州的产业链尚未成型。
贵州目前仅基本形成锂电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条,分别以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为核心,电解液和隔膜环节仍然存在缺失。同时,产业链中各企业间的配套关系也不够紧密,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欠缺。
规划提及,贵州省内上游原材料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配套率较低,部分企业存在采购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况。同时,下游终端缺乏整车企业的带动,无法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中疾控:高风险区连续5天无新增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内蒙古包头:首套自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最低20%
- ·达沃斯2022丨经济风暴笼罩达沃斯论坛 IMF称全球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大考验
-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甲醇整体仍然维持震荡思路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创指跌0.28% 供销社板块跌幅居前
- ·抖音粉丝近7000万,刘畊宏代言变现,切入角度清奇
- ·北京市纪委就两起疫情问责 多人被处理
- ·日媒:辽宁舰结束训练开始返航
- ·卡塔尔为何这么有钱?
- ·降幅不如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空间还有多大?
- ·中金大宗商品|印度热浪或加剧全球农产品供给担忧
- ·爱彼迎宣布停止中国境内住宿业务,飞猪等民宿推绿色通道吸纳房东
- ·国常会部署六项任务: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 ·上海金融机构抗疫值守和复工复产调研报告:大部分受疫情影响有限,重点关注三大方面
- ·本田汽车广告被指盗用他人经历 律师解读:涉嫌侵权
- ·美国医学会杂志:奥密克戎在马萨诸塞造成超额死亡比德尔塔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