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充错话费应可退回
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经济北京一市民在移动支付平台充话费时,日报因输错号码误将1400元话费充至他人手机号,充错追回无果,话费引发关注。经济不少网友表示曾有过同样经历,日报有的充错误将话费充到空卡或弃卡,连被充值者都联系不到;有的话费是被充值者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还,最后只能认栽。经济
错充的日报话费为何难以追回?一是与运营商充值规则有关。通过充值卡缴费的充错,由于充值卡无记名,话费一经使用无法退还。经济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充错话费,日报一般也无法拦截;二是充错与平台的责任意识欠缺有关。作为第三方的移动支付平台,目前能提供的话费充值服务仅限于充值本身;三是与维权成本太高有关。有些案例数额不大,甚至都不够诉讼费用,但要找律师、举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需要付出不小的诉讼成本、时间成本等。
充错话费真的没有解决方案吗?如今充话费的途径很多,包括去营业厅直接缴费、购买充值卡、移动平台支付等。但若在营业厅缴费,由客服人员失误导致的错充是可以追回的,这也说明充错话费的返还在技术层面具备可行性,而是在规则制定上存在一些漏洞。
堵住漏洞的关键,在于运营商。运营商应厘清利益关系,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范围。要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同时应建立更人性化的机制。比如,在充值确认前提供二次信息核对,再次提醒号码等重点信息;提供充值话费到账延时服务,让充值者有时间撤回错充的话费;或是在错充发生后,有相应机制协同双方转移话费,尽量不给充值者和被充值者造成负担。
尽管错充话费的主要原因是充值人自身操作的失误,但对于移动支付平台而言,是否充分履行提醒、告知义务,是否尽到核对责任,以及出现错充时是否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和后续服务等,也考验着平台能力和责任心。对此,平台若能建立相应提示和补救措施,以多一步的精细化服务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不失为一种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方法。充值者也不要惧怕麻烦,应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利益。比如,可依据合同法中存在“重大误解”为由,向运营商提出撤销合同请求,或根据民法典以“不当得利”起诉被充值者等。总之,应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流程,采取切实措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称已看透美联储——鲍威尔最终得向通胀“投降”
- ·成都先导董事长李进:把握创新药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机会
- ·年仅40岁,金龙羽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永汉突发疾病逝世
- ·2022新能源补贴退出在即! 多家车企车企齐出招引关注
- ·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短期保持谨慎,观察后续理财赎回情况
- ·岸田内阁支持率创新低,“新资本主义”提出一年来成效几何?
- ·最高检会同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更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 ·美国弗吉尼亚州超市枪击事件致多人死伤 作案者为超市员工
- ·市场现回暖迹象 北京等地完成年内第四批次土地集中出让
- ·限时保价!新能源补贴退坡在即,多家车企出手
- ·积极布局!私募大佬杨东的宁泉资产出手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毛胜利:传承非遗文化 培育技能人才
- ·国企价值重估机遇显现 基金布局相关产品
- ·因贷款三查不尽职 长春双阳吉银村镇银行被罚款50万元
- ·万国数据-SW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经调整EBITDA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
- ·斥资1.66亿元!比亚迪接盘西沃客车100%股权,加码新能源客车市场
- ·11月全球市场如何收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晚将站在“聚光灯”下
- ·统计局解读11月PMI数据: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 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 ·盘前:道指期货涨0.1% 美联储会议纪要将出炉
- ·“跨界”合作蹭热点炒股价?中科云网突换合作方,控股股东忙套现
- ·金融支持房地产业“三箭齐发” 资金叠加效应如何?
- ·AMC多种模式参与房企纾困 中国华融与中国信达晒出成绩单
- ·建设银行:正在根据监管要求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 ·汛和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纯利1625.9万港元同比增长1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