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供暖旺季,煤价为何环比跌了一成多?
炒股就看,冬季跌成多权威,供暖专业,旺季为何及时,环比全面,冬季跌成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供暖
当前虽处于煤炭冬季消费旺季,旺季为何但动力煤价格仍呈现下行走势。环比
界面新闻自一位港口动力煤分析人士处获悉,冬季跌成多1月5日,供暖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报价1190-1220元/吨,旺季为何较2022年12月初下跌165元/吨,环比降幅约13.7%。冬季跌成多这一现货价格水平已接近政策层面要求的供暖限价区间。
国家发改委此前明确,旺季为何自5月1日起,秦皇岛港5500大卡下水煤现货价格不得超过1155元/吨。
煤炭网分析称,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主产区煤矿的产销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主流煤矿以兑现长协用户需求为主,市场活跃度低,价格偏弱运行。
“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运行低迷,而供热耗煤尚未抵峰,电厂日耗虽呈旺季特征,但下游库存不低,采购需求释放一般。”鄂尔多斯煤炭网表示。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曾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旬,影响国内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2022年,国际地缘冲突等因素导致全球煤炭供需格局紧张,多个产煤国煤价刷新历史新高,澳大利亚高品质动力煤价格一度突破40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750元/吨)。
尽管国内煤炭价格也保持在高位,但增幅相对有限,国内外煤价一度出现倒挂。
为应对国内外复杂的能源市场形势,政策部门督促煤炭增产增供,加速了煤炭产能核准。去年5月起,中国还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以提高煤炭进口量。
多家机构表示,2022年中国煤炭供应量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需缺口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累计原煤产量40.9亿吨,同比增长9.7%,创历史新高;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下降10.1%。
据山西省能源局信息,截至2022年12月27日,山西省全年煤炭产量已超13亿吨,产量全国第一,实现连续两年增产1亿吨以上。
随着春节临近,煤矿供应和下游工业等部门耗煤需求将受影响,市场多预计,短期内动力煤价格还将走弱。
对于2023年全年国际以及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各机构意见不一。
“2023年全球煤炭偏紧的格局可能出现改变。”期货能化首席分析师董丹丹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煤炭主要在发电领域与天然气形成替代互补性。2022年年末到2023年间,天然气的液化进出口终端都将陆续环比增加,欧洲天然气紧张的局面在2022年年底已经出现了根本转变,天然气的供需转向宽松,由此对煤炭的需求也将边际下滑。
董丹丹指出,2023年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是,中国经济复苏是否会对全球煤炭市场产生拉升作用。
“2022年中国的煤炭产能和产量已经提升,且各环节库存达到安全偏高水平。即使2023年中国经济有超预期表现,中国自身的煤炭产量叠加回归正常的进口量,也足以保证安全供应。”董丹丹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师也对界面新闻表示,国内各产煤大省持续推进增产增供,对动力煤价存在利空。今年国内煤价价格中枢应会下移。
中信建投期货预计,2023年欧洲ARA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两地美金价格将回归到100-20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687-1375元/吨)的震荡区间,较2022年下跌。
但指出,由于2023年欧盟将在全年禁运俄罗斯煤炭,同时多国燃煤电厂重启,多重因素将导致煤炭缺口大于2022年。
预计,国内煤炭供需维持紧平衡,但阶段性紧张的可能性仍在,煤价中枢或略回落,但仍将处于高位。
该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海外煤价通过边际影响国内供需预期,从而支撑国内煤价。海外煤价又受气价支撑,目前高气价的核心原因难有效解决,意味着煤价或继续维持偏高水平。
1月3日,国盛证券发布研报指出,随着经济的边际修复和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基本平衡但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且煤炭市场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如铁路外运、海外不确定性等,均将对煤价形成较强支撑。
“考虑到非电用煤或存惊喜,煤价波动幅度或加大,中枢或超市场预期。”国盛证券称。
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抓好能源保供,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落实帮扶煤电企业纾困政策,支持能源企业节日安全政策生产。
近期,中国煤炭进口政策方面也消息不断。 1月4日,放宽澳煤进口传闻再起,对国内煤炭价格形成一定利空。此外,蒙古煤炭出口政策也将发生变化,将以边境价格取代坑口价出售煤炭,出口炼焦煤的价格将提高。
-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银行理财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 ·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京举办
- ·个人养老金又来一大波优惠政策!
- ·前瞻|外需走弱、基数抬升影响下,10月出口怎么走
- ·新西兰年度贸易逆差达8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 ·证监会:个人养老金基金应设置定期分红、定期支付、定额赎回等机制
- ·辉瑞中国区总裁:到2025年还将引入25个新品
- ·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11月24-26日在深圳举行 预计超800家机构参展
-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
- ·国家邮政局局长:快递协会要全力以赴做好旺季服务保障工作
- ·收评: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 焦煤涨超5% 铁矿、PTA涨超4%
- ·王淄:元气森林碳中和工厂发电所抵消的碳排放,相当于每年多种了70多万棵树
- ·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 ·宝马、大众掌门人随德国总理访华,两家汽车公司显著加大对华投资
- ·广西在建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双塔实现跨海“牵手”
- ·消息称三星4nm晶圆代工良率及性能未达预期 Exynos芯片将全部使用5nm制程生产
- ·微软向索尼提供10年协议以保证《使命召唤》会留在PlayStation上
- ·高盛:首予亚信科技买入评级 目标价12港元
- ·A股、港股再度大爆发,沪指涨超2%,两市超4100股上涨
- ·日本养鸡场接连发生禽流感疫情 超150万只鸡将被扑杀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 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朔尔茨访华前发表署名文章:“我们不想与中国脱钩”
- ·江西抚州: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贷70万,首付降为20%
- ·最后的武士,日本央行还能坚持多久?
- ·回归本源加快转型 资本市场监管效能及适应性不断提升
- ·全线爆发!A股近4200只股飘红,北上资金狂买近百亿,恒生科指一度涨超10%,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