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华为相继入局网约车背后:有机构预判,2025年我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超8000亿元
每经记者 崔智明
近日,腾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华为后腾讯出行正在微信内测网约车服务,相继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我的入局-服务-出行服务”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出行服务”进行打车。而就在本月初,网约网约华为也已推出了众测版打车应用“Petal出行”。车背车交超亿
图片来源:腾讯出行截图目前,机构腾讯的预判易规元网约车服务已面向北京、上海、年国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开放,腾讯华为的华为后网约车服务已面向北京、深圳、相继南京、入局杭州四座城市开放。网约网约
据了解,车背车交超亿腾讯和华为的网约车服务均采用的是聚合式网约车模式。腾讯接入的网约车运力品牌有曹操出行、阳光出行等,华为接入的运力品牌有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
某Top10网约车品牌的部门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聚合模式不受交管部门监管,也无须向所在城市申请网约车营运资格。”
在出行行业内,聚合式网约车业务与顺风车业务是两大公认的赚钱板块,这两项业务无须在司机和车辆方面投入运力资产,每单只需赚取信息服务费即可,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运营;而自营式网约车业务需要品牌方在司机和车辆方面付出较大成本,属于重资产运营,因此多家Top10网约车品牌的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网约车本来毛利率就低,挤进来的玩家越多,大家越难赚钱。”
而腾讯和华为此次运营的聚合式网约车业务,其经营模式与顺风车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只撮合网约车订单交易、收取“中介费”。
有观点认为,腾讯和华为布局网约车业务,以互联网思维来看,用户使用时间即是品牌流量,有了打车服务,用户会更长时间地停留在微信和华为APP上,为两大流量巨头形成流量增长闭环。从经营模式上来看,网约车业务对两大流量巨头来说,或许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此外,腾讯和华为此时下场布局网约车业务,或许是看中了当前的入局时机。今年上半年,网约车市场受疫情扰动影响较大、订单总量迟滞不前,而下半年的低基数起点将有利于两大品牌的入局发展。据交通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今年6月全国网约车的订单总量为6.4亿单,低于去年12月的6.8亿单。
图片来源:交通部公众号截图证券在其研报中预测,包括专车快车、网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在内的中国网约车市场在2022年会录得4190亿元的交易规模,而2025年将录得8620亿元的交易规模,3年涨幅为105.73%。其中,专车快车的交易规模增长最大,3年增长规模为3740亿元,涨幅为114.72%。
图片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在此背景下,拥有强大流量基础的腾讯和华为,3年后能从网约车市场分走多少红利,业内将持续关注。
- ·国资委批复行业协会转型申请 中钢协成为首个试点
- ·马斯克推特收购案最新细节披露:原来是在短信上谈崩了
- ·C919获民航局颁发型号合格证,将于年底交付首架飞机
- ·旭辉:天津一项目信托产品现金分配受到影响 正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 ·刚刚!刘强东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威马有人工资砍半仍年入百万?
- ·商誉值高企 长晶科技靠并购“撑起”IPO
- ·江苏调整2022年度工伤保险定期待遇 一级伤残津贴月增289元
- ·硅片、电池片厂商未同步调价电池环节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曾毅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 ·价格暴跌80%,船运公司纷纷停航!圣诞叠加世界杯,全球海运市场为何“旺季雪崩”?
- ·旭辉控股:内部信提及300亿元受限资金,并非暗示无力偿还债务
- ·10家险企获评AAA类!合众人寿、百年人寿等五家机构偿付能力不达标
- ·公安部出台多项举措进一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便民服务有温度 利企措施有力度
- ·消费贷利率“降下来” 助力消费“暖起来”
- ·美元“他强任他强” 人民币不会持续快速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