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寄语毕业生:人生有负责任的苦处,才有尽责任的乐处
原标题: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寄语毕业生:人生有负责任的复旦负责苦处,才有尽责任的大学乐处
每年的繁花六月,毕业生们都满怀着依依不舍的校长心情离开母校,迈入新的金力寄语尽责人生阶段。
今年的毕业毕业季注定令人难忘。6月17日下午,生人生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及各校区各院系分会场举行了复旦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任的任同时也在复旦大学直播平台为不能到场参加的苦处同学进行了观礼仪式的同步直播。
结合的乐处形式,为一万多名毕业生们的复旦负责留下了特殊的毕业记忆。
谆谆告诫,大学为毕业生指引前进方向
毕业典礼上,校长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寄语尽责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向毕业生们发来祝贺:“同学们的毕业理性冷静、认真坚毅、生人生友爱担当让我们欣喜欣慰,也证明大家是能够堪当大任、拥抱未来的一代复旦人。”他表示,不论是学业大考,还是人生大考,同学们都毕业了。
金力认为,学校和学生们都应及时去总结在这次抗疫中的感悟和成长。“一个成熟的复旦人,应该把各种体验转变为对世界的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未来的指引,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在送别毕业生之际,金力准备了三点寄语,为毕业生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指明方向。
第一,把挑战作为人生和生活常态。人生最大最持久的挑战,也许就是如何面对挑战。挑战带来危险,也能带来机遇。我们敢于迎接和战胜挑战,也要对挑战保持清醒和敬畏。
第二,用责任激励担当、激发创新。人生有负责任的苦处,才有尽责任的乐处。正如复旦校歌所唱,“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
第三,坚守初心,追求每一次新进步。每天坚持不退步,每天争取一点新进步,终能迎来新气象、造就新局面,这正是“复旦”校名蕴含的哲理,是“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的奋斗意象。
金力鼓励毕业生道:“新时代是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也是强国追梦的奋斗年代。同学们作为‘强国一代’,担负着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道阻且长,唯有坚持,唯有奋斗。”
暖心叮咛,母校欢迎学子常回来看看
“我们牵挂大家的境况,牵挂大家的前程,关注大家的下一个落脚点、下一段旅程。”针对今年疫情的特殊形势,为了更好弥补毕业生们的青春遗憾,金力表示:“未来任何一年,只要条件允许,今天不在现场的同学都可以回校参加一次线下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
以下是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旦复旦兮 追求每一次新进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2022届的同学们将完成学业、踏出校门。尽管不能面对面相见,但老师们的心和大家紧紧连在一起。我们牵挂大家的境况,牵挂大家的前程,关注大家的下一个落脚点、下一段旅程。毕业是青春的典礼,送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未来任何一年,只要条件允许,今天不在现场的同学都可以回校参加一次线下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我们将准备好如常的校园欢迎大家,不让同学们的青春留有缺憾。
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同学们经历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考验,完成了一次毕业大考!对大部分同学而言,这也是第一次人生大考!同学们的理性冷静、认真坚毅、友爱担当让我们欣喜欣慰,也证明大家是能够堪当大任、拥抱未来的一代复旦人。不论是学业大考,还是人生大考,同学们都毕业了。我代表母校和老师们祝贺大家:毕业快乐!
校训是复旦人的文化基因,指引着我们的行动表型。“切问而近思”提醒我们,学校和每位同学都应该及时总结思考,在这次抗疫中感悟到什么、学会了什么。李登辉老校长曾在民族危亡关头以先贤的筚路蓝缕鼓励前辈学子,复旦“无日不在困苦艰难之中,亦无日不在艰苦奋斗之中”,“每经一次艰险,即促成一次新进步”。今天,我们不能让这样的宝贵经历白白流失。一个成熟的复旦人,应该把各种体验转变为对世界的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未来的指引,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在临行惜别的时候,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三点:
第一,把挑战作为人生和生活常态。现实世界充满矛盾和挑战,大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至个人日常生活都充满不确定性,连下楼取餐也会出现“盲盒”,挑战和变化才是生活的常态。
人生最大最持久的挑战,也许就是如何面对挑战。社会承平、岁月静好,同学们理解的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往往来自书本和网络,对于动荡世界、人类风险、人生风雨的切身体会并不那么丰富。如果受到生活惯性、路径依赖、思维定势的拘束,当真正挑战来临时,会不会浑然不知或者手足无措,能不能感知风险、科学判断、走出舒适、冷静应对,敢不敢调整预期、驾驭风险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在抗疫保供困难时,一位研究生的母亲告诉他:“要把现在遇到的困难当作人生体验,换一种心态,人会好受一些。”
挑战带来危险,也带来机遇。危和机总是共生并存,关键是如何化危为机、应变求变。习近平总书记说“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说的是“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奋进姿态,也是“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的攻坚劲头。今天大家走出大学树荫的庇护,就要敢于走向山之巅、海之涯,在无人区找寻更多新发现,在狂风暴雨后迎接最美的彩虹。
我们敢于迎接和战胜挑战,也要对挑战保持清醒和敬畏。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永无止境,病毒带来疾病和死亡,也促使人类的进化和医学的进步。抗疫斗争必将胜利,也必将让我们的身体和社会变得更加强壮,在精神上、科学上、治理上收获许多成果。但一场胜利的终点,只是下一次挑战的起点。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医学院院歌唱到:“可喜!可喜!病日新兮,医亦日进。可惧!可惧!医日新兮,病亦日进。”歌词唱出了医者面对困难的不屈和刚强,也提醒一代代复旦学子,永远保持一颗谦逊、敬畏、自省的心。
第二,用责任激励担当、激发创新。过去三个多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抗疫,校园是一个健康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
学校最大的责任是以师生为中心。不负国家和家长托付,不负同学信任,保证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三个多月来,每晚必开的抗疫指挥部工作调度会上,同事们把“孩子们”这个词挂在嘴边,孩子们的所思所忧所盼,就是第二天的努力方向;师生有所呼、学校必有应,“旦问无妨”的每一条留言、校长信箱的每一封信,我们都会认真阅读、用心反馈。
校园闭环管理不仅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挑战,也是对校园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学校对校外师生力有不逮。对这几个月的工作,我和同事们将认真反思复盘,不断改进加强。同时,感谢同学们和学校一起共克时艰,也希望同学们对帮助过服务过自己、为大家尽心尽力的老师、辅导员、志愿者、楼长、室友道一声感谢。
老师们的责任是以育人为中心。守好一尺屏幕、上好每一节网课,关爱每一位同学,让复旦的弦歌永远不辍。
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是以国家和人民需要为中心。当病毒威胁到社会和校园,很多师生立即投入抗疫科研,广谱型新冠mRNA疫苗即将投入临床研究,系列智能消杀装备已广泛运用于校园防控,相关学科发挥特长,开展高水平流调溯源、支撑信息化精准防控,用创新力量和专业精神主动向病毒宣战。
医护人员的责任是以人群为中心。“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痛苦。”附属医院全力投入大上海保卫战,数万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守护城市安全和市民健康。“利何有、功何有,其有几千万人托命之场”,全体复旦上医人用热血履行责任、践行承诺。
同学们的责任是以学习为中心。在抗疫大课堂中,同学们不负韶华、坚持学习的自律表现,“大白”“小蓝”不计回报、风雨无阻的志愿服务,全体师生人心聚学、共担风雨的自觉行动,让“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闪耀着时代光芒。
人生有负责任的苦处,才有尽责任的乐处。正如复旦校歌所唱,“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每一名复旦人用责任和担当,铸起了校园战疫的铜墙铁壁,汇入了国家和城市追求进步的洪流。
第三,坚守初心,追求每一次新进步。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抗疫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世上的事,变是常态,我们不断调整、不断进取;不变也应是常态,不变的是初心、信念和追求。以不变应万变,靠的是“坚持”二字。“没有功德圆满、没有一步登天”,保持定力、厚积薄发,一天天熬出胜利。每天坚持不退步,每天争取一点新进步,终能迎来新气象、造就新局面,这正是“复旦”校名蕴含的哲理,是“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的奋斗意象。
1977年,上映了一部反映大革命时期的电影《大浪淘沙》,讲述近100年前4个年轻人在革命大潮中追求、奋斗和分化的故事。影片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大江东去浪淘沙,时代洪流中总是有人落荒、放弃甚至背叛,自然也有人迎风斗浪,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胜利的彼岸。
时代各有不同,但青春与奋斗一脉相承。今天,我们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新时代是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也是强国追梦的奋斗年代。同学们作为“强国一代”,担负着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道阻且长,唯有坚持,唯有奋斗。
同学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担当。2022届毕业生因为这场疫情而格外特殊,也因为抗疫这样深刻的毕业洗礼,让大家的青春内涵更加丰富,应对挑战更加从容,更懂得珍惜、坚持和奋斗。作为“抗疫的一代”,我想大家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未来无论走多远、遇到多大风浪,希望大家一直用“旦复旦兮”的奋斗态度和“团结服务牺牲”的处事信条照亮脚下的路。若干年后,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这辈子,就是一个复旦人!
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人生道路正在脚下延伸,广阔精彩的舞台正等待着青春的演绎。母校将永远守望大家,祝福大家。“万水千山踏遍,光草还会轻轻拥抱你啊”。祝2022届毕业快乐、青春万岁!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美国考虑进一步开闸放油?小摩:预计欧佩克+将再减产100万桶/日
- ·爱建证券公司治理存在问题 董事长、总经理、董秘均收警示函
- ·四大行逆势“秋招”6.9万大学毕业生 金融科技型仍为宠儿
- ·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全方位对标同行业头部企业…国资委最新要求!
- ·高层换血、新设产量目标……特斯拉内华达州超级工厂雄心满满
- ·拟700亿建零碳产业园 市值仅170亿的中国天楹拿得出钱吗?
-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147.53亿元 单日净买入额创年内新高
- ·通用汽车北美地区电动车年产能计划于2025年突破100万辆
- ·俄杜马主席批西方对俄能源限价:他们所说的“天花板价”将成“地板价”
- ·市值跌去500亿美元后,B站触底了?
- ·来伊份售过期坚果被罚 暴露加速门店扩张的隐忧
- ·特斯拉为什么总是“刹车失灵”
- ·国联人寿启动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 ·日媒:日本“靠日元贬值赚钱”时代终结
- ·重大利好释出,概念股沸腾,牙科龙头一字涨停!8月最强板块出炉,本周累计上涨7.35%(附股)
- ·湖南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盛大金禧涉嫌非法集资,警方已介入
- ·海通国际:维持东岳集团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2.01港元
- ·华安期货:黄金以逢高沽空为主
- ·中汽协:8月汽车销量238.3万辆,同比增长32.1%
- ·借力世界杯,分羹2290亿美元!在“水比油贵”的卡塔尔,中国企业建造了14个足球场大的蓄水池……
- ·中信证券:维持中国重汽买入评级 目标价10.5港元
- ·A350客机掉漆争端升级 空客取消卡塔尔航空剩余客机订单
- ·外媒:爱立信董事长欲辞职,任职仅四年
- ·央行、银保监会: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锦州监管分局原二级巡视员姜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