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消费韧性:加强政策导航 推动业态升级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受疫情反复、寻找消费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韧性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承压,加强但结构仍有亮点。政策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全国31个省区市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发现,导航基本生活商品线上零售等增速快是推动各地的普遍特征,但升级类消费品零售则出现差异化发展,业态海外消费回流也在降速。升级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寻找消费消费韧性将如何显现?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界专家。韧性
基本生活商品消费有韧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加强最新数据显示,前10个月,政策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导航饮料类、推动烟酒类、业态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6.6%、4.2%和1.6%。“1~10月,全国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部分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在解读数据时表示。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前三季度,31个省区市中,绝大多数省区市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以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零售额为例,前三季度10个省区市该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包括河北、浙江、福建、海南、内蒙古、广西、重庆、甘肃、湖北、河南等地。其他省区市的该类商品零售表现也多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整体表现。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类商品需求弹性系数小,增速具有韧性。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消费市场受到疫情等短期因素影响,但各地粮油、饮料等基本生活商品消费增速普遍较快。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基本生活商品消费需求较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商贸物流体系运行有效,居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物价温和上涨,基本生活商品消费增速较快主要是销售量的增长。基本生活商品消费是消费市场的基石,其保持较快增速有利于夯实消费市场整体回稳向好的基础。”洪勇说。
升级类商品消费有空间
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是今年消费市场的另一特点。作为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汽车消费获得了国家真金白银的支持。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10日,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购税686.2亿元,同比增长101.2%。在购车支持政策带动下,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迅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我乘用车国内零售443.2万辆,同比增长107.5%。
多地新能源汽车销售如火如荼。
前三季度,安徽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9倍,云南增长2.4倍,黑龙江、广东、重庆、贵州、江西、湖南等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也均在1倍以上。同样享惠政策支持的还有绿色智能家电。
丁利国对记者表示,政策引导是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的关键。此外,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对这类产品的消费提升也有正面影响。洪勇认为,我国升级类商品如新能源、智能手机、绿色家电已经处于规模化更新换代的窗口期。上一轮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购买的商品基本上已经到了更新期,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不过,一些升级类消费需求由于疫情反复等原因并未完全释放。海南自贸港被看作吸引海外消费回流的重要载体,受疫情影响,今年销售规模有所下滑。据海口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9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为271.6亿元,同比下降23.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在各地表现参差不齐。前三季度,天津、海南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0%左右,而河北、四川、湖北分别同比增长13.4%、14.4%和36.1%。
融合有后劲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以来,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稳步上升,1~10月累计增长7.2%。截至10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6.20%。从地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地网上零售也保持了较快增速。
“疫情暴发以来,出于安全考虑,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网购。”丁利国表示,这是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在洪勇看来,互联网平台赋能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也是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的原因。
今年8月,商务部等十部门确定了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全国共有80个地区参与试点。地方层面也有省级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参与试点城市的相关案例和数据显示,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方案指导下,各地精准补建便民商业设施,便民新业态不断涌现,试点城市的社区百货等实体零售业态显著增长。尼尔森此前发布报告称,中国80%的非连锁店具有社区属性,将在未来5年迎来新一轮渠道机遇。
美团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中称,美团闪购日均单量达430万,用户数及交易频次也显著增加。另据美团统计,今年1~10月,在美团平台上既“卖货”又提供便民生活服务的商户数增加了127%。
近期,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更多便利店、菜店、洗衣店等便民商业点进社区。业内人士认为,“一店多能”催生社区新业态,加速线下店业态升级。外卖小哥和社区万能店,正在打通物流“微循环”的最后一百米,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洪勇认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有助于促进最终消费总量增长。
明年消费扩张有底气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这些措施有效落实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市场需求恢复和经济循环畅通。
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表示,从消费意愿和居民资产负债表角度看,消费修复的基础仍然存在。虽然央行调查显示,2022年三季度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22.8%,环比回落了1%,但整体来看并没有出现趋势性下降。而减少的消费不少是因为消费场景缺失而被抑制的。如果疫情影响在明年能够出现实质性的弱化,消费场景恢复正常,将会助力消费复苏。
“同时,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结构比较健康。”宋雪涛说, 1~9月,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存款13.2万亿元,大幅高于2020年和2021年同期水平,而居民部门新增贷款明显低于往年,这有助于消费能力的长期稳定。
不过,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提醒,当前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对灵活就业人员造成一定影响,就业市场仍将面临结构性挑战,政府需进一步加大保就业稳增长措施,提振就业市场。康勇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2%,但消费支出实际增速仅为1.5%,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居民对就业预期、收入信心的修复,线下消费场景将逐步恢复,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支撑经济增长。
- ·影视股拉升,中国电影涨超5%!《阿凡达2》内地定档12月16日
- ·突发!名创优品遭遇“空袭”,董事长通过不公正交易骗取数亿资金
- ·国家能源局: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天然气储备能力有望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 ·多只基金“风格漂移”:监管严查下,基金经理为何仍爱追热点?
- ·52款保险APP大测评:复旦大学报告指出用户隐私保护15大问题,中小寿险公司是重灾区
- ·业绩好于预期 德州仪器盘前涨超4%
- ·美议员称“中国试图渗透美联储” 赵立坚:被迫害妄想症,病得不轻
- ·两大超级工程曝光,中国又一个湾区来了?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 ·通讯:中国扶贫“幸福草”扎根中非共和国
- ·赵立坚:中方已多次表明坚决反对佩洛西访台的严正立场
- ·国家能源局:我国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超过70%的组件
- ·告诉他人个人信息后被冒名网贷,女子诉请豁免还款责任被驳回
- ·央视热评两岸:“九二共识”30年 “统一”初心更坚定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39.38亿元 同比降26.49%
- ·银保监通报: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2.65万件!首次披露寿险退保纠纷,平安国寿泰康居前三
- ·北京大学孙祁祥: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开发新市民综合保障保险,由新市民自己组合搭配
- ·7月28日零时起,上海12个高中风险区解除管控
- ·央行: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150家,贷款余额9258亿元
- ·中天期货:沪铜日线已经向上打破了下降通道 焦炭盘中再次出现较大的回撤
- ·中国信通院牵头发起的“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 正式成立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再添两大交通枢纽!均在环球度假区周边
- ·速必达希杰物流有限公司因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被列经营异常名录
- ·单日A股市值蒸发百亿?高频收购布局新业务,康龙化成利润问题待解?
- ·国家疾控局:各地重点对随意封校停课、随意静默管理等问题开展整治
- ·数字人民币闪亮登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产业生态圈将作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