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专家与其劝百姓买房,不如劝地产商降价
1月8日,评论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其劝知名学者、百姓不劝企业家孟晓苏在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买房“2022年中国存款增加了15万亿,地产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商降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评论购买、装修和其他的其劝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百姓不劝”
2022年我国房屋销售额从2021年的买房18.2万亿元急跌到13.4万亿元,减少了将近5万亿元。地产这犹如釜底抽薪,商降国民经济发展怎能不受到严重影响呢?评论我所说“拿出5万亿元购房”,指的其劝就是丢掉的5万亿元住房销售额。
其实,百姓不劝这话本身不能算错。
房地产,涉及的产业链长,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房地产不但可以拉动建筑业,还能拉动上游的钢材、水泥,下游的家装、家具、家用电器等行业。房地产不但涉及的行业多,引致的消费额也大:房子本身是造价较高的商品,家装、家用电器的消费金额也大于一般日常消费。房地产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有助于改善就业形势。
房地产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也直接体现在政府收入方面,房地产能提供土地出让金,还有相关的税收,都能直接增加政府的收入,使政府更有能力去投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总之,房地产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房子也是人幸福感的很重要的一个来源。人的幸福生活,说白了,衣食住行玩。在这当中,住是最影响生活品质的,也是耗费最多的。这很正常,买地、建房子、装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自然要花大量的钱,会消耗掉一个家庭几年的收入。这在全球各国都差不多。既然房地产对家庭来说如此重要,自然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当然,老百姓买房子,还要考虑到一系列问题:对未来收入有没有信心;未来收入预期,是否能承担房贷;未来房价是上涨还是下跌等。
孟晓苏这种说法,引来很多批判,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当下老百姓对未来收入、房价的预期都不高,站着说话不腰疼,自然会引发反感。
另外,居民杠杆率已经比较高,再加杠杆,也未必是好事。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针对孟晓苏的言论,有人反驳说,老百姓的钱是要留着“过日子的”,似乎“买房子”不是过日子。住更好的房子,难道不是“过上幸福生活”最重要的象征吗?
其实,人们都讨厌房地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子贵”,房价过高是百姓最在意的。试想,你在2017年房价高的时候掏空了多个钱包在燕郊买了房,现在价格掉了一半,你会高兴吗?虽然房子贵,并不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人们如果预期房价仍会跌,自然就不会出手买房。
所以,在人们对房地产未来价格预期不乐观的时候,与其劝百姓买房,不如劝房地产商降房价。如果价格合适,也能买得起,刚需自然会考虑买房。
作者/刘远举
- ·“简约记者会”因“不愉快事件”暂时取消,尹锡悦被批小心眼
- ·bZ4X全球召回2700辆,丰田电动化之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利用疫情税收优惠政策虚开发票,11个犯罪团伙被捣毁
- ·德国反垄断机构对谷歌公司展开调查
- ·老龄化社会影响日益突出,养老目标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
- ·涉胜通集团财务造假案,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被罚1000多万后再收监管函
- ·攻关外贸新业态痛点 深圳金融业有新玩法
- ·广东省韶关市原副市长李欣接受审查调查
- ·欧洲债券市场遭遇大幅抛售,可能演变成债务危机吗?
- ·兰亭集势Q1营收同比下降16.3% 净亏损550万美元
- ·周二纽约黄金期货收跌0.1%
- ·多家车企“弃燃”背后
- ·8月31日财经早餐:市场押注两大央行超大规模加息,欧元重新回到平价上方
- ·韩国防疫部门:猴痘病毒传播风险较低,民众不必过度担忧
- ·县改区从严后,人口稀少的边缘小县怎么办?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9万人 维持在五个月高点附近
- ·盛大金禧“董事长刚说完不跑路就失联”,有受害人再次被骗
- ·Shopify涨4.7% Twitter宣布与其达成合作
- ·一行两会一局集体发声!速览中国金融业、资本市场十年成就!
- ·招商基金:A股强势上涨 经济修复预期进一步改善 关注高景气成长板块和困境反转板块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 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等
- ·日元对美元币值创24年来新低,日本央行会出手干预汇率吗
- ·广州去年首批集中供地合作开发成主流:超七成未开盘 多数项目等待入市
- ·翠华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4200万港元
- ·欧央行高官“放鹰”:9月加息幅度可能超过2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