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船巨头百亿元“卖身”,军工企业接手

原标题:韩国造船巨头百亿元“卖身”,卖身军工企业接手
在经历过收购失败、韩国合并流产等一系列挫折后,造船大宇造船的百亿新主人终于能尘埃落定。
2022年9月26日,元军业接这是工企韩国大宇造船值得刻进企业史的一天。
这天一早,卖身大宇造船大股东韩国产业银行即与韩国政府开会,韩国提出将大宇造船出售给韩华集团,造船并获得韩国政府批准;当天下午,百亿韩国产业银行马不停蹄继续召开理事会,元军业接宣布大宇造船与韩国韩华集团,工企签订了包括2万亿韩元有偿增资方案在内的卖身有条件投资协议(MOU),这也意味着大宇造船或将正式易主,韩国脱离韩国产业银行多年的造船管理。
自2001年大宇造船完成债务重组后,韩国产业银行即开始接手这家世界造船巨头,不过,多年来外界一直对韩国产业银行的管理能力评价不高。
韩国产业银行也一直在为大宇造船找到新买家,如今,在经历过收购失败、合并流产等一系列挫折后,大宇造船的新主人似乎终于能尘埃落定。
韩华集团入主?
根据本次协议,韩华集团将以2万亿韩元(约人民币100亿元)有偿增资等形式收购大宇造船海洋公司49.3%的股权,并获得经营权。在完成有偿增资后,第一大股东韩国产业银行持股比例(55.2%)将降至28.2%。
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引述投行人士评论称,该交易最早将于今年内完成。
韩华集团方面称,为了推动国防产业和环保能源业务的协同效应,韩华将推进收购大宇造船。
韩华集团是韩国军工企业,过去一直在陆地和航空的军工产业上耕耘。大宇造船在潜水艇和驱逐舰等舰艇上为韩国第一大船企,因此韩华集团收购大宇造船也被认为是补上最后一块海洋军工版图。
韩华集团旗下,同样拥有液化天然气(LNG)和氢气发电业务的韩华Impact公司,这也与大宇造船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FLNG)和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LNG-FSRU)等技术能产生协同效应。若交易成功,韩华集团与大宇造船将可以构建连接“生产-运输-发电”的LNG价值链。
2008年,韩华集团就曾试图投入6万亿韩元收购大宇造船,不过当时由于大宇造船内部的反对以及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资金筹措问题,韩华集团最终放弃了收购计划。
兜兜转转14年后,韩华集团也重新向大宇集团张开了怀抱,重新发起了收购。
处境艰难
不过,当下的大宇造船依然处境艰难。
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政府投入大宇造船的公共资金已达11.8万亿韩元(约合90亿美元),但近几年大宇造船却亏损依旧。
据韩国金融监管局的数据,大宇造船的销售额从2015年的15.4万亿韩元下降到2021年的4.49万亿韩元,同期营业亏损从2.1万亿韩元收窄至1.75万亿韩元,但营业亏损与销售额的比率从13.8%增长了近两倍至39.1%,2015-2021年累计亏损已达近8万亿韩元。
今年1月至7月韩国三大造船企业累计接单规模为305.2亿美元。具体来看,韩国造船海洋以177.9亿美元居首;大宇造船海洋为64.3亿美元,排名第二;三星重工为63亿美元。
政府持续输血,大宇造船依然连年经营不力。韩国国内认为,韩国产业银行债权团管理下的“国营企业”体制,已无法帮助大宇造船走出困境。
因此,多年内,韩国产业银行也一直在为大宇造船寻觅新主人。
2019年3月,韩国产业银行与韩国现代重工集团签署了出售大宇造船55.7%股份的协议,收购价格为18亿美元。现代重工集团旗下的造船事业部,同样为韩国三大造船主力之一。韩国中央日报当时报道,若两家成功合并,将会诞生一家在全球造船行业“处于压倒性地位的造船公司”。
当时,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总经理李成根曾称,合并完成后,大宇造船海洋将脱离韩国银行的管理,走上独立自主的经营道路。不过,随着2022年1月欧盟对这笔交易正式按下了否决键,合并最终流产。
尽管近两年造船市场订单火爆,但考虑到漫长的造船周期,订单火爆反映到业绩上尚需时日。2022年上半年,大宇造船录得营业亏损为5696亿韩元(约合4.34亿美元),仍然未能扭亏。
而且,今年的大宇造船也可谓流年不利。
今年8月,国际商会(ICC)受理了,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INPEX Operations Australia Pty.Ltd,以下简称INPEX)提出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Ichthys Venturer”号,工程延迟损害赔偿仲裁申请。
INPEX表示,由于“Ichthys Venturer”号延迟交付,同时存在设备缺陷,导致该FPSO的生产准备作业被推迟,因此向大宇造船索赔9.7亿美元。大宇造船则称,INPEX提出的索赔要求超出了合同上大宇造船应该承担责任的范围,“INPEX的主张大部分没有根据,索赔金额更是夸张。”
另外,工人罢工也让大宇造船损失惨重。6月2日,大宇造船转包企业工会开启了长达51天的罢工,提出了“将工资提高30%、支付中秋节奖金”等诉求。韩国官员称,由于此次罢工,造船厂的核心设施船坞被占据,正在建造中的3艘船舶的下水或建造工作处于中断状态,罢工累计损失约5700亿韩元(约合4.23亿美元)。
一位了解中韩造船产业史的专家曾对时代财经表示,尽管造船业、船舶工业在中韩两国间都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但随着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造船业产值在中国工业体系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但韩国不同,韩国造船业是韩国的6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地位要高得多。韩国从国家层面向造船业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因此,作为韩国国内三大船企之一的大宇造船,其寻觅“新主人”的消息一直备受关注。
比如,今年在讨论大宇造船方案时,“破产”曾是被提出的可能方向。但韩国政府高层称,如果部分人提出的大宇造船破产成为现实,数万个工作岗位就会消失,作为韩国支柱产业的造船业就不可避免地遭到沉重打击,再加上有可能引发社会争议,破产清算的可能性极小。
另外,韩国经济新闻也指出,随着韩国韩华集团收购了大宇造船海洋公司,韩国造船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由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构成的“三大造船企业”体系。而2025年以后造船业的繁荣程度可能会大幅下降,韩国造船界担心,三大造船企业在造船业萧条时期的低价订单竞争可能会引起共同灭亡的危机。
相关文章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启动2022年度市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以下简称“评审员”)培训和年审工作。截至11月中旬,北京市注册有效的市级评审员共390人。评审员是指经省级以上市场2025-07-06
数据看上半年A股发行节奏:批文数量环比减少,周变化显著,“一周多、一周少”起伏明显
财联社7月1日讯记者 林坚)今年上半年,从中央到部委,监管层多次提到“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就在政策保持预期以及一致性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在今年上半年继续发挥市场自发2025-07-06邓晓峰、曹名长、葛卫东、冯柳、丘栋荣…公私募大佬们最新加仓股来了!
记者 曹雯璟2022年行至将半,基金经理们也在为下半年积极布局调仓换股。根据近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回购、重大资产重组等原因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一些知名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已经做出了调仓动作,加仓看2025-07-06-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2025-07-06
- 7月以来,“保交楼,稳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5座城市出台“保交楼”相关政策,设立纾困基金、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和“一对一帮扶”成为各地化解问题楼盘的主要措施。与此同时,各2025-07-06
- 菲律宾新任总统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6月30日正式宣誓就职。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赴马尼拉参加马科斯总统的就职典礼,这体现了中国对中菲关系的高度重视。菲律宾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