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跃御市:自主三强“满血”回归 “潜力股”收获红利
来源:中国经济网
供应链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满血国家出台减征车辆购置税、跃跃御市汽车下乡等政策,自主地方政府推出多种促进汽车消费配套政策,归潜共同推升了国内汽车市场企稳回升。力股在汽车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收获过程中,中国品牌乘用车趁势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红利
“自主三强”在5月便已经恢复了“九成功力”,满血如今更是跃跃御市“满血”回归;乘用车、上汽乘用车、自主奇瑞汽车这三家自主“潜力股”,归潜正步入红利收获期,力股在车市整体不景气的收获大背景下率先实现正向增长。
供应链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红利国家出台减征车辆购置税、满血汽车下乡等政策,地方政府推出多种促进汽车消费配套政策,共同推升了国内汽车市场企稳回升。
在汽车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过程中,中国品牌乘用车趁势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汽车79.9万辆,同比下降17.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2%,上升7.9个百分点;1-5月累计销售389.7万辆,同比增长11.3%,市场份额为47.9%。
有着“自主三强”之称的吉利、长安乘用车、长城,在5月便已经恢复了“九成功力”,如今已是“满血”回归。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厂家公开的数据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发现,5月,吉利、长安乘用车、长城的销量分别为89070辆、84453辆、80062辆,同比分别下滑7%、12.2%、7.94%;前5个月累计销量分别为487247辆、510872辆、417339辆,同比分别下滑8%、10.72%、19.36%。
去年3月,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三强”之外,自主“潜力股”谁将脱颖而出?》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自主“潜力股”——比亚迪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如今正步入红利收获期,在车市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率先实现正向增长。
数据显示,5月,比亚迪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14183辆、70499辆、63978辆,同比分别增长152.8%、33.02%、47.5%;前5个月累计销量分别为509444辆、283201辆、277838辆,同比分别增长164.57%、12.22%、18.9%。
从销量排名来看,5月,比亚迪乘用车凭借超10万辆的成绩成为自主品牌的单月销量冠军。吉利、长安和长城的销量均超8万辆,分列第二、三、四位。上汽乘用车和奇瑞与头部四家企业尚有一定的差距,分别位第五、六位。
从目标进度来看,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乘用车、吉利、长城、奇瑞已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42.45%、29.53%、21.97%、27.24%。
从销量结构来看,全力押注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通过布局纯电动和DM超级混动两条产品线,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对自主三强的赶超。强劲增长的销量带动了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截至6月13收盘,比亚迪(股票代码:002594)的总市值为1.02万亿元,晋升至全球车企市值第三位。
在强化造车业务的同时,比亚迪还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正在谈判收购非洲六座锂矿,可满足其未来十余年电池需求。6月8日消息显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证实,比亚迪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
比亚迪之外,吉利、长城、上汽乘用车、长安、奇瑞等5家自主品牌,虽然在新能源业务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但基本还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从5月单月数据来看,上汽乘用车、吉利、长城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超2万辆、19619辆、11637辆;从1-5月累计数据来看,吉利、长安、长城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超80037辆、66690辆、50910辆。
接下来,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刺激下,自主品牌将再次迎来销量突破性增长的契机。根据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在5月31日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将于5月-12月,在山西、吉林、江苏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据了解,6家自主品牌均有多款产品被纳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目录。
在海外业务方面,长城和吉利一如既往地坦诚,在5月的销量分别为12317辆、15755辆;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9372辆、64776辆。此外,上汽乘用车和长安乘用车分别公布了单月销量和累计销量;其中,上汽乘用车在5月的单月销量超4.5万,同比增长165.6%;长安乘用车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82158辆,同比增长57.07%。(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
- ·现场直击IMF和世行年会:新兴市场面临多重风险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 ·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在线上开幕:多重效应有望释放 增强稳外贸合力
- ·改用纯视觉系统 特斯拉单车可节省114美元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亚洲各国要合力推动经济稳定复苏 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 ·聚醚行业竞争激烈 多家公司加大高端产品布局
- ·经济日报:延续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受市场认可
- ·能源危机暴露德致命弱点?默克尔不后悔当初政策
- ·专家:重视“中国特色” 加快建设现代资本市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警告:供应链剥离中国将付出代价
- ·容汇锂业转战创业板 6名股东“突击入股”
- ·东北证券:予信达生物增持评级 海外合作迎来收获 两款引进新药获批
- ·制药商诺和诺德计划投资7.44亿美元扩建丹麦工厂
- ·日本明年将继续推行油价补贴制度
- ·奋力冲刺四季度 稳经济开足马力
-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 ·召开数字产业校企合作座谈会
- ·9月份中国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环比降幅收窄
- ·Meta与雷朋正合作开发新款AR眼镜
- ·富力地产:9月销售收入23亿元,前9月总销售额331.7亿元
- ·广州昨日社会面40例,大部分区域疫情已基本阻断,海珠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特点
- ·日本火箭发射失败后为何要自毁?航天技术专家解读
- ·东软教育向兴业银行认购1.85亿元的理财产品
- ·一文读懂|证监会完善上市公司回购规则六要点:门槛全面降低
- ·抛下现金贷业务后,趣店Q3营收、净利大“跳水” 单季亏损超6亿元
- ·美联储11月和12月或继续加息!840亿全球巨头暴雷,大跌近12%!华尔街巨头警告:或再跌20%,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