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交易量占比首次跌破20%,硅谷“光芒”正一点点暗淡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思思 环球时报记者 高莘】当地时间11 月2 日,光芒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融资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 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交易这是量占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 个基点。此前,比首美联储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次跌影响已经有所体现。11 月1 日,破硅报道称,谷正今年第三季度,点点硅谷在全美创业公司融资交易量中所占的暗淡比例首次跌破了20%,这表明硅谷对初创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光芒影响力不断减弱。报道还称:“硅谷已不再是融资创业者的天堂。”而其他数据也表明,交易总部位于硅谷的量占大型企业在美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步履维艰,不仅最新季度的比首财报数据出现大幅利润下滑,还需大量裁员以保障收支。近期,英国《卫报》更是刊登了题为“硅谷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的文章。英国《经济学人》周刊也发问称,“硅谷依然可以主导全球创新吗?”
产业优势决定受关注程度
《纽约时报》报道称,虽然过去十多年中,硅谷的科技公司引领着美国经济,但在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这些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美国经济正面临僵局。其中,Facebook的母公司Meta表现最差,利润暴跌52%。亚马逊股价也在近期连续下跌,已跌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一样,由于经济下滑、通胀飙升和利率上升,亚马逊今年一直在苦苦挣扎。在此背景下,各大公司纷纷实施裁员,以平衡收支。即使业绩依然增长的苹果公司,其首席执行官库克也表示,苹果和其他科技公司一样,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衰退,已经放慢了招聘的速度。
大型企业步履维艰,而初创公司则面临融资难题。据分析机构PitchBook Data和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在2005年,硅谷还占有美国所有风险资本投资的三分之一。而今年第三季度,硅谷有586家初创企业进行了风投融资,较去年同期下降40%,是美国主要科技中心中降幅最大的。美国在线AOL创始人史蒂夫·凯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10年中,1400家新的风险投资公司在美国中部城市建立,流向这些城市的风险投资增加了600%。”他还提出,拜登8月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也将为各区域商业科技中心的投资提供更多资金。
“硅谷能发展起来是因其围绕信息产业,产业优势是根本性原因。而当其他产业兴起的时候,相应的地区就会受到关注。”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还称:“目前,元宇宙、人工智能还处于概念层面,进行探索的公司不少,但是实际产出不大,所以硅谷‘走下坡路’是正常现象。”
有数据显示,德克萨斯州有可能是科技企业迁徙的“目的地”之一。根据Relo Tracker报告,2021年,约有62家公司将其总部迁至德克萨斯州。其中,25家公司从加利福尼亚州迁出,多于其他任何州。根据胡佛研究中心今年9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加利福尼亚州在税率、惩罚性法规、劳动力成本和生活成本等指标的排名中都接近垫底。
全球科技热潮降低资源集中度
有分析认为,美国硅谷呈现“衰落”表现的原因还与近年全球科技热潮有关。美国调查公司CB Insights数据显示,全球“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数量在2022年2月初超过了1000家,整体估值达到3.3万亿美元。按国别看,虽然美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仍然最多,但其他国家的“独角兽”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独角兽”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1年底有170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中国诞生了约40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增速极快。
此外,从增速、融资规模和整体生态来看,欧洲科创市场已经逐渐可与美国相较。据欧洲风投机构Atomic与Slush创新投资大会合作推出的《2021年欧洲科创生态报告》统计,欧洲科创企业2021年总计融资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是2020年的近3倍;而2021年全球500万美元以下的融资轮中,欧洲企业占33%,美国占35%,显示欧洲早期初创生态已与美国不相上下。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则称,全球超过1000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流入美国初创企业的风投份额已从20年前的84%降至目前的不到一半。部分初创企业涌现的地区已经成熟,比如中国北京、英国伦敦或以色列特拉维夫。特别是高速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使得初创公司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硅谷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全球教育水平上升,也在助力各地科技发展。在10月份发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第19版世界大学排名中,美国排名世界前100名大学的数量在下降,只有34所美国大学进入前100名。相比,中国大陆在世界百强榜单中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2所上升至今年的7所。而中东正在进行一场由创新和知识驱动的复兴,并得到大量投资支持。英国《泰晤士报》称,人们有理由担心,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会使知识共享萎缩,全球无法从科研的整体繁荣中充分受益。
硅谷离不开全球化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美国内部而言,《通胀削减法案》将促进美国在多地建设科技中心,美国政府在很多地区会进行科研投入,不一定集中在硅谷。但这一政策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他还称:“美国科技公司不一定集中在硅谷,同时全球科技创也不一定集中在美国。”他认为,此前美国倡导全球化,并呈现深入发展的态势,但是目前美国逆全球化浪潮汹涌。所以大浪之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也在加强科技创新,硅谷地位自然会下降。
而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在打破硅谷的全球化。位于硅谷的英伟达和AMD将高端芯片的生产外包给台积电,但是该法案规定,未经许可从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运送这些芯片是非法的。该法案公布后,英伟达和AMD的股价暴跌。此外,购买中国芯片的美国公司,如总部位于硅谷的苹果也受到打击。而这些科技公司的美国公民与中国公司交往的权力也受到控制。这都不利于硅谷的科技转化与人才交流。
高旭东也称:“从硅谷的优势产业特点来看,是不能逆全球化的,否则就会把优势拱手让人。而美国‘逆全球化’发展是否能对其自身有利,则取决于短期内是否能建立起产业链,这一点并不乐观。”
-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张汉斌:为上市公司密集分红叫好
- ·2022年4月11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亲子方舱”怎么样?来看医护人员的现场讲述
- ·罕见!这类创新产品,首现上市首日破发!
- ·泽连斯基呼吁西方加大对俄制裁力度
- ·全国60余地楼市松绑,部分城市成交回暖但分化明显
- ·人民日报海外版:抗疫远没到松口气的时候
- ·前8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涨0.14% 宁波、西安、成都涨幅居前
- ·停产、涨价,蔚来2022承压
- ·三部门发文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
- ·新研究发现,只需运动30分钟或许就能降低患癌风险
- ·深圳辟谣:“全城静默管控”系误读!社会面阳性个案明显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 ·又一知名车企倒下!曾自称与BBA齐名为“BBBA”,如今申请破产清算,这家A股公司被殃及,或巨亏50亿
- ·解读巴塞尔艺术市场报告:NFT艺术来势汹汹 是泡沫还是新宠?
- ·以色列士兵在约旦河西岸开枪打死1名巴勒斯坦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