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法院:涉赡养类纠纷平均审理时间缩短30天

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北京朝阳法院探索涉老部分类型案件集中审理后,北京涉赡养类纠纷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了30天。朝阳

8月30日,法院北京朝阳法院召开“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审理工作机制暨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涉赡审理时间缩短通报该院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概况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工作规定的养类主要内容。

会上介绍,纠纷朝阳法院将亚运村人民法庭打造成老年人权益保障专业化法庭,平均集中审理全区涉老年人权益保障类民事案件。北京据朝阳法院统计数据显示,朝阳自探索涉老部分类型案件集中审理后,法院该院涉赡养类纠纷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了30天,涉赡审理时间缩短涉老年人行为能力认定及指定监护人类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了16天。养类

据北京朝阳法院介绍,纠纷朝阳法院对亚运村人民法庭的平均硬件设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设立专门调解室和无障碍法庭。北京在案件审理方面,法庭要求案件办理人员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弹性设置庭审流程,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庭审。

此外,朝阳法院探索建立“陪同诉讼人机制”,明确规定诉讼能力较弱的老年诉讼参与人可自行选择陪同诉讼人负责信息传递、解释说明等事项。亚运村人民法庭还探索建立了涉老调查员、上门就审及涉老执行等工作机制。

在化解涉老矛盾纠纷上,北京朝阳法院一方面引入养老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调解组织,对涉养老机构的服务合同、侵权类纠纷进行专门调解;另一方面,持续与辖区司法所开展矛盾纠纷联调工作,构建涉老矛盾纠纷三级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在一起养老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86岁的刘大爷在某养老机构办理了价值58800元的“养老卡”,后刘大爷因自身原因未实际入住养老院,双方协议约定,由养老机构将刘大爷“养老卡”转让出去后退还其合同款58600元,但此后养老机构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刘大爷无奈将养老机构诉至法院。

亚运村人民法庭受理该案后,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工作,最终仅用时10天即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刘大爷顺利拿回了养老钱。据统计,2022年以来,朝阳法院三分之一的涉养老机构类合同纠纷通过调解方式解决,涉老继承类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的案件数量同比增加了18%。